第37章 将军治何经典?-《新吕布战纪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将军治何经典?”
    一次文人聚会,某家族文人向吕布问道。
    单手负后,长袖垂下,另一只手置于胸前,吕布抬头看着天空,怅然道:
    “吾看遍四书五经,乃至百家诸子,窃以为,《易》书博大精深,蕴含无穷道理,乃群经之首也!”
    “将军所言在理!”
    一名文人附和道:
    “《易》乃群经之首,文王、孔子等古之贤人,莫不终身投入其中探究奥义,实乃博大精深之宝典也!”
    “然!”
    吕布点头,赞许的看了这名文人一眼,说道:
    “是故,吾一直在钻研《易》书!”
    “但是……!”
    顿了顿,吕布继续说道:
    “吾不好玄学,所以,一心研究《易》书中蕴含的修身,齐家,治国之理!”
    “并结合《孙子》、《三略》、《六韬》等书,感悟其中的兵家之道!”
    “妙哉!”
    诸文人鼓掌喝彩,有人说道:
    “将军抛弃华而不实的玄学,专注务实的治国显学,并进一步研究兵法,真乃当世大贤,我等楷模也!”
    “过奖,过奖!”
    吕布笑眯眯的说道。
    自抄录书籍之后,他便时不时的请来九原‘名流’,举办这种文坛‘盛事’。
    虽说他的真实水平,远没到当世大才的程度,但拥有后世记忆和见识,还真唬住不少人。
    毕竟,以九原的文人储备,这些人拥有真材实料的可能性太低,还不具备识破,不,听懂吕布的能力。
    没关系!
    能传播他拥有高深学问就行!
    文人是个圈子,这些人好歹也算文人,借他们的嘴,迟早能传到真正的大才耳中。
    吕布又不是真的和他们交流学问。
    此举也的确有效。
    没多久,九原吕布文武双全的名声,就传了开来,并随着中原商队的频繁来往,逐渐传到了中原各地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吕府。
    议事厅。
    吕布宽袖长袍,躺坐于软垫上。
    手捧简书,一边低头沉思,一边听着跟前曹性的汇报。
    “师父!”
    曹性拱手说道:
    “据最新情报,凉州叛乱尚未结束,北宫伯玉、李文侯等叛军,退守金城郡榆中县,司空张温与破虏将军董卓,分别在美阳县和右扶风和叛军对峙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