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八章 星基(求首订!1/5)-《无尽星途:失落文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390年,这是最后的期限。

    舰船生产的主要方向不能就此改变,目前仍需要追求数量,如果大力生产行星级、恒星级战列舰,反而失去了整体舰队的机动性,无法利用大规模舰船来牵扯敌方舰队,这是得不偿失的。

    阮林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:舰船的制造、后勤补给。

    大多数恒星系只有一两颗行星,如果那一两颗行星里也没有岩石行星,自己连一艘舰船都无法制造。

    有些恒星系甚至没有行星。

    现在制造舰船、提炼矿物的流程还是过于低效,太空船坞只能制造小型舰船。

    行星级及以上的舰船,必须在行星地表搭建太空电梯,随后在静止轨道处完成龙骨搭建工作。

    而后勤补给能力,也代表着长久战争的根本。

    他已有此类构思,这类巨型构筑被称为「星基」。

    星基可以做到存储燃料、电量补给、提炼矿物、制造大型舰船一体化。

    这既算得上是补给中心,也是大型船坞!

    之前依靠着庞大的舰队,一场战争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和资源,但如果是持久战,后勤和制造问题就显而易见了。

    科幻中的几亿艘舰船,没有掌握正反物质提炼技术的情况下,不依靠行星的资源,没有补给中心是极不现实的,这已经是玄幻的范畴了。

    阮林下定了决心:「it,修订计划,最后在此停留390年,随后启程至室女座61!」

    他随后便开始构思星基的大体模型,星基必须能制造行星级巡洋舰、战列舰,且必须配备无数个小型舰船停滞舱,这样也能为整个舰队节省一些燃料,它也像一艘航空母舰。

    星基的大体模样宛如一只张开双翼的鸟,直线长度为50公里,宽度为20公里,尾部共有4个引擎喷射口。

    两侧张开的「翅膀」便是建造大型舰船之处,这就是两个大型舰船建造舱,其实用两个长方体来形容更为合适,这两个建造舱也必须配备强相互作用力发生装置,且在舰船制造时,必须对龙骨进行固定。

    星基内部总载重量的40%存储补给燃料,10%存储可控核聚变电池,20%用来建造提炼机,剩余的30%全部用来存储提炼后的矿物。

    而整个星际的中央主体部分,两侧共有1000个开口处,这便是流星级驱逐舰的停滞之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