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三章 千年计划-《无尽星途:失落文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光子计算机虽然计算能力比不上量子计算机,它的优点主要在于:能以光子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,以光硬件代替电子硬件,以光运算代替电运算,并由光导纤维与各种光学元件等构成集成光路。

    这便是量子——光子计算机,虽然它仍旧需要部分线路,但同时保持着两者的优点。

    阮林同时也查阅了地球时期有关资料,在2053年时,就已有人提出了这种设想。

    这次的建造并不需要和量子计算一样抠抠搜搜,阮林决定将整个泰坦号改变成整个文明的“大脑”,这次的计算机建成后,泰坦号的内部将被计算机占满。

    保护它的最佳手段,便是停泊在天河号内,如果遇到不可化解的危机,可以第一时间启动短距离跃迁引擎。

    在阮林的指示下,泰坦号的不远处很快就出现了一座实验室。

    但这次实验推迟了4年多才得以开始,收集制造材料花费了一年多,剩余的时间全花费于建造主机上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,阮林终于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阮林重新将它命名为“光量计算机”,虽然名字与“光量子计算机”很相近,但它们之间的技术差距可以用“天壤之别”来形容。

    光量计算机的主体宽度为10米,高7米,外部仍加装了“小黑屋”,但是需要供给的液氮量已经大大减少,内部温度只需要达到100k就可以保证光量计算机的巅峰运算速度,这其实也是光子计算机的优点。

    而在内部,原先量子计算机的复杂线路大多数已经消失不见,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激光器、透镜和核镜。

    这次的光量计算机只能算是模仿产品。

    虽然做不到泰坦文明的浓缩版主机,但能建成这一划时代的产物,阮林已经很满足了。

    毕竟,要求猿人阅览现代计算机的制作方法后,让他们制造出一模一样的产物本就不现实。

    “wit,接下来我的调试阶段需要进行几十年,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,就不要打扰我了。”

    阮林与wit交流完后,马上又扑向了光量计算的调试工作上。

    事实上,光量子计算机的难点在于“如何在保证单量子逻辑门保真度的情况下,同时保证光子传输的低失真度。”

    在第一次实验中,阮林就遇到了大问题:量子相干叠加与光子传输出现了冲突,计算机无法识别计算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