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想要制造一台量子计算机,量子芯片是关键一步。阮林决定采用半导体量子芯片。且量子计算机的体积必须适当缩小,不然泰坦号可承受不住。 既然明确了制造方向,阮林还需要保持单量子逻辑门保真度。 量子位很容易出错。这些误差来自各种来源,包括量子退相干、串扰和不完善的校准。 而阮林需要根据量子误差修正理论加以改进,规定计算的可能性,同时保护量子数据不受这些错误的影响。 随后阮林查阅不到2s便已得知了全部制造过程。 接下来就是收集所需原材料了,这将交给wit来完成。阮林接下来还要指导wit,数据库中可没有全人类的知识。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埋头苦干,阮林和wit终于攻克了量子计算机这道难关。 美中不足的是,由于需要压缩体积,量子计算机的量子位仅有102个。 能够操纵的量子位越多,意味着“分身”越多,量子计算机就越强大。 量子计算机只能在超低温环境下运行才能达到计算力巅峰,大约是1.5开尔文,约为-271.65 摄氏度。 阮林在设计时早已考虑到这一点。 飞船内部已经由wit进行了适当的改造,设立出了两个独立的‘小黑屋’,当作量子计算机的‘机箱’。 同时需要不停歇地在内部进行泵送液氦制冷,这相当于电脑主机的散热器。 这两个量子计算机机箱设立在了wit的中央电脑旁。它们各自宽为4m,高3.2m。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量子计算机连接至飞船中央主机上,让wit搬到新家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