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六章 争执-《举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刘景随后离家前往县寺,赖慈见兄长独坐后堂,面色深沉,走进来问道:“事情不顺利?”

    在刘景离开的这五时间里,赖恭已经将此行的目的告诉了赖慈。刘景向来对赖慈非常尊重,赖恭本意是让妹妹从旁劝,不曾想刘景心意如此坚决。

    “仲达拒绝了将军的招揽。”赖恭脸色无比凝重道:“漓姬,酃县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为两军战场,你不能继续留在酃县了,可带着虎头回零陵家乡暂避。”

    赖慈想也不想道:“此事我需要和仲达商量一下,对于虎头,仲达比我还要爱护,他绝不会让虎头置身于危险之郑”

    赖恭犹豫了一下,终是忍不住开口问道:“漓姬,如今伯明去世已有五载,虎头业已长大明事,你是否有再嫁之意?”

    赖慈缓慢而又坚定地摇头道:“夫君虽逝去已久,但我心中仍然牵挂着他,从未有一刻忘怀。‘夏之日,冬之夜。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冬之夜,夏之日。百岁之后,归于其室。’《葛生》之言,便是我的心意。”

    赖恭眼见妹妹痴情不悔,心中深深叹息一声,不复再言。

    刘景下午从外面归来,在家中大摆宴席,并广邀酃县士吏数十人,一齐为赖恭践校

    席间,刘景端着酒杯对赖恭道:“赖君,希望你我再见之日,不是兵戎相见之时。”

    赖恭摇头道:“下不如意之事,恒十居七八,奈何?”

    次日,赖恭乘船北归。

    赖恭这一次南下,几乎一无所成,刘景张口索要零陵太守之职,别一向仇视他的蔡瑁,即便是蒯越听了,也是连连摇头。

    蔡瑁一脸讽刺地道:“我早就过了,刘景儿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干,心怀异志,绝难顺服。偏偏你们对我的话不以为然,非要做这徒劳无益之事。”

    蒯越瞥了蔡瑁一眼,道:“此事还需将军最后定夺。”

    蔡瑁建言道:“禀告将军,一来一回,至少还要十日以上,依我之见,不如立刻集合水步骑数万之众,兼程南下,刘景儿以为我等正在等候将军指令,必然无备,当可一战而下酃县。”

    刘磐认为蔡瑁这个建议不错,当即出言道:“我率骑为前锋,刘景军马匹甚少,步卒不过是待宰羔羊而已。我以骑击之,胜则席卷,不胜亦可从容而退。”

    “不妥。”蒯越直接否决了蔡瑁的意见,刘景对赖恭的话并非妄言,反而一言切中要害。

    荆州军士卒离家日久,连战经年,又不服南方水土,军中疫病横生,早就已是强弩之末。

    而攻下临湘后,士卒心里始终憋着的一股气也泄了,强行驱使他们南下作战,无异于以疲惫虚弱之兵,击以逸待劳之卒,一个不好,甚至有可能一战而崩。

    以蒯越的估计,荆州军最好一直休整到八、九月份,秋收之后,再出兵为佳。

    一来是让士卒有半年的时间休养生息,恢复元气。二来则是秋收之际,可以收割长沙南部诸县稻谷,以敌资养己方兵马。

    然而问题是,蒯越虽是荆州军的主帅,可是他却没有决定权。刘表恐怕没有耐心等待那么久,加上蔡瑁、刘磐等“主战派”,势必会加速刘表出兵的决定。蒯越只希望这个时间越晚越好。

    蔡瑁眉头紧锁的看着蒯越,不满道:“为何不可?”

    蒯越道:“临湘以南的水面全部都是刘仲达的水军,我等的一举一动,多半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中,恐怕我等刚刚出军营,便已经被对方发现了。”

    蔡瑁立刻反驳道:“不然。临湘至酃县,湘水水道蜿蜒曲折,衡山渔歌有云:‘帆随湘转,望衡九面’。我当初就是吃了不明地理的亏,才导致败于刘景儿之手。我等以步骑为主力,兼程南下,对方若是走水路,速度远远不及我们,而若是改走陆路,岂能逃过刘中郎的骑兵追击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