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其乐融融-《我妻福星高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段话她说了一个早上,再度出口也是驾轻就熟,面色毫不心虚。

    封恒的嘴角却不自觉地翘起一个弧度。丈母娘说得太过流畅,反而让他觉得这中间有些别的事。

    不由自主的,他想起那个喜欢背着人跟丫鬟说悄悄话的小姑娘,出口的话比外头算命的还要准几分。

    先前几回见面,宋师竹虽然没记住他,可他却把她深深刻在脑海里了。

    封恒脸上起了一丝笑意,既然宋家对外是这样的说辞,他也不会讨人厌的随便质问。

    他又问了几句宋文胜身子如何,李氏当然都说好。

    这一回见面,主宾皆是其乐融融。

    李氏娘家和婆家都是书香世家,对科举诸事如数家珍。两人一个有意打破立下的坚冰,一个根本就没把先前的冷落当一回事,说到后来,李氏见丫鬟进来回报老太太醒了,还开口出声邀请封恒过去见婆婆。

    封恒还在想着刚才李氏透露出来的事情。

    封恒这一年自北到南,拜访了好几个大儒,几乎人人都预测朝廷接下来会模仿前朝,把明算科列入必考科目之中。

    刚才李氏也隐晦告诉他,太子年末刚立,这两个月官员们的奏折都习惯了在其中加几句数据分析,就连宋文胜这等算学苦手也不例外,问他在算学上资质如何。

    本朝延续至今,科举几乎只考诗赋、经义、论、策。要是这件事真会成为现实,封恒已经预感到今年二月的春闱,丰华县一定会有不少学子遭殃。

    李氏也不催他,闺女二月就要出嫁,嫁夫随夫,嫁狗随狗,她总是希望封恒能在仕途上有所斩获的。只是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,太子酷爱算学,且研究颇深,以后科考中这部分的比例肯定会占不少。要是女婿真的在算学上没有天赋,她和宋文胜也好为他早做打算。

    她叹了一声,要是封恒在算学上没有天赋,那他在科考上也前进不远了。

    储君上个月还发了一道诏令,让各地县学加重对算学的教学投入。县学教谕太太先前还跟她诉苦,说是她家老爷愁得头发都快没了,县里就找不到几个在算学上有能耐的人。

    不,有一个。

    同进士出身的张知县科举经验扎实,对算学的了解也比旁人要深。

    听说县学教谕还真的异想天开,想过要请张知县兼任教学。

    只是宋家跟张家的关系势同水火,想也知道就算张知县答应了教谕的非分要求,也不会对宋家女婿有多少照顾,不挖坑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屋里安静的气氛突然被人打破了。

    “娘,祖母生病怎么没人去通知我!”

    少年郎飞扬的嗓音带着一种跳脱的天真直率,直直地冲向屋内。过不一会儿就见到人了。

    头上绑着两个童子髻的小胖子面色活泼,脸上的急色却昭然若现,一见着封恒,立时把脸上的表情都收起来了,矜持道:“姐夫怎么过来了?”
    第(2/3)页